2018,政信投资集团在大力推进政信金融项目实践的同时,也夯实了政信金融先进理论的基础。集团在政信理论体系奠基方面已取得了三大理论硕果。

 

筑规范 确立政信金融底线

 

政信投资集团的第一大理论贡献是确立了政信金融底线,明确绝对不能违背的原则。

 

中国政信理论体系起源于PPP模式在中国的发展,PPP模式是政信金融的实现模式之一。政信行业在2014年-2017年一直是“平铺直叙”式发展,并无太多波澜,政信金融理论也随之获得平稳发展。

 

2018年年初“清库”风暴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政信投资集团于4月26日战略支持《中国PPP蓝皮书:中国PPP行业发展报告(2017~2018)》发布。这是中国的第一本PPP蓝皮书,首次对行业发展进行全景性描绘,同时也总结了行业发展特征,预判了行业发展未来。

 

对行业变化保持较高敏锐性的政信投资集团提出:政信金融发展的底线是——规范化。它也是2018年政信金融发展最主要的特征。规范发展不仅是2018年行业发展的短期要求,也是政信金融发展的根本底线,明确了“能做”与“不能做”的界限。它是政信投资集团始终不渝坚持的原则,更是政信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

 

规范化是对法律法规的敬畏与坚持,更是2018年行业整体发展的要求和政信金融发展的根本底线,是政信投资集团始终不渝坚持的原则。政信投资集团在规定自己禁行内容,同时也给行业企业确立了不能逾越的红线。在2018年的行业震荡中,规范发展——是政信金融发展底线和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这一理念得以逐渐确立。

 

助发展 明晰政信金融定义

 

在确立行业底线基础上,政信投资集团继续发力,做出了第二大理论贡献——明晰了政信金融定义,明确行业发展边界和发展方向。

 

随着政信金融行业不断发展,政信投资集团作为政信金融的首倡者和领航者,对究竟什么是政信金融这一问题研究得日益透彻。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仅仅影响到政信投资集团业务推广的顺利与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政信理论体系能否顺利搭建。

 

政信投资集团在实践中持续积累尺寸之功,并与学界进行思想碰撞,最终提炼升华出“政信金融”定义——政府为了履职践约、兑现承诺而开展的所有投融资活动。这一定义的提出,让政信金融有理可依,有据可依,为政信金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7月7日,在由政信投资集团协办的“中国政信发展论坛暨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成立一周年庆”上,学界正式向全社会公布了这一至关重要的研究成果。从学术角度来看,政信理论体系除包括政信金融外,还包括了政信目标、政信文化、政信法规、政信生态四方面。其中政信金融是核心内容,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对整个政信理论体系搭建尤为重要。

 

对政信金融的准确定义为政信金融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集团也因其功绩被业界誉为政信理论体系的重要奠基人。

 

促腾飞 构建政信金融量化标准

 

在明晰定义的基础上,政信投资集团持续发力,做出了第三大理论贡献——构建政信金融量化标准,给行业企业推进项目提供了数据支持和评价标准。

 

集团不仅是政信理论体系的奠基人,而是这一先进理论的实践应用者。在政信投资集团实践政信金融理念的过程中,政信目标、政信文化、政信法规、政信生态四方面与政信投资集团的实践活动产生了交互影响。这些实践和影响最终推动了政信金融指数的诞生。

 

政信投资集团于10月27日战略支持“2018中国PPP投资论坛”,发布了政信金融指数。该指数是中国第一个政信金融指数,对中国政信能力提升和政信体系建设有决定性的影响,使企业遴选地方项目时有客观评价标准可供参考,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中国PPP投资论坛迄今已举办三届,经济学泰斗厉以宁当选为论坛总顾问,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孙晓华当选为论坛主席。每届论坛确定的主题都对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成功预示了下一阶段行业发的发展态势和总体特征。

 

2018中国PPP投资论坛除了发布政信金融指数,还关注了“政信能力建设”、“政府隐性债务规避机制”、“融资平台转型”、“PPP项目提质增效”等五个行业痛点。行业专家们针对行业痛点所谈的真知灼见给政信理论的完善提供了养料,其思想精华也成为政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什么不能做”到“什么可以做”再到“如何去做”,政信投资集团为政信理论体系发展夯实了基础,使政信理论逐渐形成体系,并广为社会各界所认可。作为国际政信金融深化服务专家,集团在国内外实践中提炼出方法论,又通过先进的理论让实践出真章。

 

2019年,政信投资集团将继续担当政信金融“第一人”,怀着“再出发”的心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寻求企业和行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也会继续推动政信理论发展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