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不断由概念向具体操作领域深入落实。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并首次将美丽中国纳入五年规划中。因此,2015年也被称为环保政策年,不仅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而且国务院连续出台了新《环境保护法》、“大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十条”等法律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前提条件,缺少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其他各项建设必然会受到影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科学规划、制度先行,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计划性。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深刻揭示保护生态环境的民生本质,升华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环境改善中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建设生态文明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生态环境需求的必然要求。人们在满足食物、水、住房等基本需求之后,对于安全、环境的需求必然上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生态环境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却日益突出。环境问题的频发多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人们希望安居、乐业、增收,也希望天蓝、地绿、水净。建设生态文明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绿色福利、生态福祉。

 

7月9日,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在政信投资集团政信金融服务集团的鼎力支持下举行了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揭牌仪式现场,原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在致辞中对政信研究院今后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他建议政信研究院可以围绕“例行政府承诺的的相关问题,研究如何建立有效机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政府为人民提供蓝天和净水的承诺”作为一个研究方向,为今后政信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近年来,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普遍面临大气污染防治、水生态治理、土壤修复领域的攻坚战,广阔的市场需求催热PPP模式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业内普遍认为,2017、2018年PPP板块将处于需求加速释放、项目加速落地的时期。以云南为例,在第一季度PPP推介会上发现,云南环保是重点议题,尤其是水环境的治理。在106个PPP项目中,至少有10个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总投资达到117亿元,涉及大理、玉溪、普洱、曲靖等地。政信投资集团在云南上述地方有多个项目合作,以PPP模式为切入点,与各地政府合作,在地下管廊、污水处理等项目建设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效,推动当地民生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为当地百姓增进福祉。政信研究院今后可以围绕生态、环保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今后环保+PPP模式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