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构建的总体要求和2030年发展目标,设计了优化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规划了充电基础设施重点区域建设方案,出台了加大支持保障力度的具体措施。

 

 

那么这项重磅政策对我们生活、工作有怎样的影响,今天跟随小编一起,看看专家如何解读!

 

为什么要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要想刺激居民购买新能源电动车的意愿,首先要解决充电桩的普及和便利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王仲颖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中远途出行需求不断增长,高速公路服务区成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的重要场景。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具备充电条件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达到4289个,约占服务区总量的65%;而高速公路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约为1.8万台,仅占我国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的0.8%。所以,从数据看,与需求相比,充电基础设施总量不够、密度不高、覆盖面不足等问题仍较为突出。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秘书长王耀表示,一是“找桩难”,即当前我国公共充电桩整体不足且布局不均衡,充电设施整体利用率低和人民群众“找桩难”的矛盾尤为突出;二是“进小区难”,即当前居民区充电难问题反映强烈,部分有固定车位的居民建桩难,大部分居民区没有配建公共充电桩,老旧小区存在电力增容难和停车位紧缺的双重困难;三是“公路充电难”,即当前,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存在平日充电利用率低、节假日无法满足充电需求的矛盾。

 

 

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如何布局?

 

针对充电基础设施布局不够完善、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不够均衡等问题,《指导意见》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部署,具体发展目标为:

 

·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

 

·建设形成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布局的充电网络。

 

·大中型以上城市经营性停车场具备规范充电条件的车位比例力争超过城市注册电动汽车比例,农村地区充电服务覆盖率稳步提升。

 

专家谈政策影响

 

针对《指导意见》的发布,业内专家表示,将为我国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构建、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及交通强国建设等方面发挥巨大推动作用。

 

 

其中,王仲颖表示,《指导意见》具有很强的统领性,可以有效促进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购置和使用新能源汽车需要,助力全面推进能源革命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小编有话说

 

要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实现《指导意见》的发展目标,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发挥重大作用!

 

一方面,通过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投资需求增加。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和企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地点来安装充电桩,并确保其可靠性和便捷性,包括在道路、停车场、商业区和住宅区等公共领域增加充电桩的数量,并建立相应的电力供应网络以满足需求。

 

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支持、财政激励和合理的规划来降低充电桩建设成本,吸引更多企业和投资者参与其中。

 

最终,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充电桩建设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的使用便利性和普及程度,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振内需促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