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孝,德之本也”,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提倡孝老爱亲,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预计“十四五”时期这一数字将突破3亿。在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关键时刻,事关老龄工作的各项政策不断落地,中国迎接“银发浪潮”的步伐积极而稳健。

 

1.jpg

 

新时代养老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现阶段,伴随居民收入水平提升,老年群体需求总体上逐渐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型,关注重点由生活保障向生活品质、精神愉悦转型。老年人渴望更加丰富多彩、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因此对宜居环境需求急剧增长。

 

近期,针对网友提出的“搭建中国老年人智能服务平台”的建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回复称,以上建议对于助力老年人融入信息社会、方便老年人日常生活具有积极意义,将认真研究,统筹纳入下一步工作考虑。

 

伴随5G、AIoT、AR等技术高速发展,社区应急体系、养老体系与智能+健康、安防、护理科技快速融合,智能技术正在成为养老社区的运营保障。以“新基建”为支撑,融合智能、社群服务的“智慧养老”模式渐成趋势,将大踏步促进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2.jpg

 

放眼未来,充满温度的智慧养老机构,将成为数亿老年人幸福生活的惠民基础设施。

 

补齐基础设施推动养老事业发展

 

目前,我国养老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已有的养老服务设施,数量都不足以满足快速增加的老年人口需求。基础设施不适应人口老龄化速度及老龄社会发展进程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在“十四五”规划主导下,养老迎政策暖风。未来5年,我国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各地将在老年教育、医疗、养老产业等多个领域,围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等作出系统安排,并明确一揽子量化指标支撑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上海、安徽、重庆、四川、贵州等省份提出,对公共场所进行适老化改造,其中,重庆提出,推进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构建老年人友好型社区,发展智慧养老;贵州将加强慢行交通、无障碍和适老化设施建设等。全国各地正在以解决养老重点难题为切入点,加快推动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

 

引金融活水浇灌养老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来源,政府财政占主体地位,这对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需要引进社会资本进入居家养老服务领域,让全社会都参与到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的筹集中。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健康(养老)金融实验室主任、数据库主任任国征表示:“需要发挥金融拓宽养老产业融资渠道的积极作用,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对养老产业的投入,鼓励利用养老产业引导基金、养老产业专项债券、融资租赁等多种养老产业金融工具来突破产业的资金短缺瓶颈。”

 

迈入新发展阶段,面对严峻的老龄化趋势,我国正在加快补齐养老基础设施,积极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同时,为进一步激发活力,多地正酝酿制定新的促进民间投资的措施,包括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创新投融资方式等,推动养老事业发展,不断提升老年人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