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6年“星期天不办理”到2021年滑动手机随时随地购买,从在香港累计发行人民币国债2180亿元、在伦敦发行人民币国债30亿元、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国债20亿元,再到入“摩” 入“彭”入“富” 集齐全球三大指数,

 

01、高水平发展

 

国债之于金融系统,犹如万丈高楼的地基,国债稳了,金融市场才得以稳定。中国国债发展史伴随着国家72年来的成长,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债及衍生金融产品,对我国经济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国债发行模式不断创新,品种日益丰富。目前,我国发行了记账式国债、储蓄式国债,推行了无纸化国债,并构建了从3个月到50年期的国债期限品种,并衍生出了国债回购、组合凭证、国债期货等新工具,从产品形态到发行期限,实现了多样化,为市场提供了多层次选择,成为了金融市场上的优质投融资工具。

 

1.jpg

 

其次,金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技术创新飞速发展,对国债业务模式、流程与产品发挥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2.jpg

 

3.jpg

 

2006年《解放日报》的一篇文章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将我们带回了1980年恢复“国库券”的那些年。

 

1986年开始兑付,抽签还本付息,由中国人民银行办理。那时候专业银行少,银行一般都设在县城。我记得没多久,见到一封人民来信,这个老百姓家住山区,他说,还本付息,噢,我中签了,我就从山沟沟里头乘汽车,噔噔噔噔跑到县城,结果县银行大门上贴个条儿:“星期一三五办理,星期二四六不办理”——那时候一星期就休息礼拜天,今天是“双”,不办。他说,哎呀,我花这么多车钱跑来,你还不办理!他就气得不要了,当场把国库券撕了,说,我永远不买了!

 

经过35年发展,在金融科技赋能下,2021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储蓄国债(电子式)推出了手机银行代销渠道,实现“掌上”购买储蓄国债,大大方便投资者购买。

 

02、高水平开放

 

中国国债发展史,是一部金融高水平开放的历史!作为大国财政,融资渠道不仅要发展境内国债市场,同时也要拓宽境外多元化融资渠道。时代变迁,我国国债市场国际化步伐不停。

 

2016年,我国宣布成功在伦敦定价发行30亿元人民币国债,这是中国财政部首次在香港以外的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国债。

 

4.jpg

 

截至2021年8月末,财政部在伦敦发行人民币国债30亿元,在香港累计发行人民币国债2180亿元,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国债20亿元,余额501亿元。

 

我国历次国债发行均受到国际投资者广泛欢迎。数字增长背后,彰显出国际市场持续看好人民币和中国经济。

 

5.jpg

 

2020年9月,富时罗素公司首席执行官萨马德表示,准备从2021年10月开始把中国国债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这意味着国债入“摩(摩根大通旗舰指数)” 入“彭(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再入“富”, 集齐全球三大指数,充分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金融持续扩大开放的信心,意味着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再启新章。

 

6.png

 

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中国高流动性信用债被纳入国际金融投资机构是对中国主权债券的认可。近些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步伐显著加快,相继推出了多项举措以便利国际投资者参与,9月24日,备受瞩目的债券通“南向通”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实现了全面双向联通。

 

长期来看,中国债市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将发挥日益显著的影响,在全球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也将占据越来越高的比重。专家称,中国债券市场改革开放发展稳步推进,债券市场发展成果显著,人民币债券资产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不断增强,将会有更多国际投资者“看中”中国债券。

 

国债的发展史,映射了我国经济建设从弱到强的奋斗史,融汇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变革史,值得铭记!在“十四五”新发展阶段,国债将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继续推动中国国债成为国际金融担保品和全球安全公共品,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