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五年。

 

1.jpg

 

新发展理念

 

第一,乡村振兴的战略内涵不断延伸。党的十九大针对新时代“三农”工作的特点指出,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最终目标,深刻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强调要“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乡村振兴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是统筹城乡问题必不可少的发展战略。

 

第二,高质量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之“新”,在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在于倡导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在于围绕人居环境的方方面面做出的重要部署。

 

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要保证农转非居民能够在住房、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待遇;同时,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强调以工业化为发展引擎,以信息化为发展动力,并以城镇化为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载体,进而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最终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互为支撑,相辅相成。《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十四五”时期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既是消费提振的“加速器”,也是投资扩张的“催化剂”,二者的协同推进将持续释放城乡生产生活消费、就业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需求潜力。因此,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能够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持久、稳定、协同的动力源泉。

 

首先,城市发展需要大量农村转移人口提供支持,而同时城市的服务业和现代工业发展也吸引着农民和外来人口真正融入城市,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其次,新型城镇化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逐步实现提供了条件,城市群和都市圈的虹吸效应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向城市集聚,同时辐射效应又为周边农村发展提供了人才、资金等支持,提高了农民的素质,而乡村也为城市输送了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城乡互补协调发展逐步推进。最后,新型城镇化强调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在维护乡村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打造生态宜居的智慧城市,与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相得益彰。所以说,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是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二者相互融合协同发展。

 

2.jpg

 

解锁战略目标

 

国家从战略上对乡村振兴与城镇化进行统一规划,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城镇化对乡村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一是借助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不断完善乡村道路、水电、气热、5G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教育、医疗、就业、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改善农业农村生产发展条件,实现城乡公共资源优化配置。

 

二是要完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保障其在城就业的收益,实现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居民在享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待遇方面的平等,有效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提高新型城镇化的质量。

 

三是要注重生态优先原则,保护城乡生态安全,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城乡空间体系,依托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机遇,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全面提升城乡生活品质,实现高质量发展。

 

3.jpg

 

绿色发展服务国家战略

 

绿色发展在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我国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丰富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又要提供丰富的生态产品。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走绿色发展之路。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眼构建新发展格局,描绘了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纲要》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到2025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绿色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引导现代金融机构积极开展负责任金融融资,是实现《纲要》目标,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共圆美丽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政信金融以绿色发展为先导,以服务民生为根本,助推国家战略推进,实现产业发展富民。

 

4.jpg

 

政信金融的驱动力

 

政信金融伴随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发展、繁荣,至今已历经几千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政信金融帮助我国经济实现腾飞,并将在未来三十年焕发更大的活力。

 

地方政府为缓解赤字压力与满足经济建设需求,通过多种渠道解决资金困难,多年来形成了依靠土地财政和政府投资平台等预算外收入来解决融资缺口问题。国家鼓励社会资本方参与社会经济民生建设,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积极促进金融服务“三农”发展,充分显现了政信金融的两个优势:第一,政信金融以政府信用为背书,安全系数高,社会资本参与度高;第二,政信金融可以产业基金方式导入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当下,与政信相关的产业规划正通过多元服务模式,融入新发展格局之中,切实担当责任使命,以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双向反哺,双轮驱动。

 

未来30年,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作为我国的两大重要战略,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政信金融作为链接政府投资建设与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金融依托,将全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为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小康社会贡献政信力量。

 

* 本文已刊登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管的《新理财》杂志2021年5月刊(总第358期),由政信投资集团撰稿。

 

5.jpg

 

关于《新理财》

 

“新理财杂志社”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管的国家级专业财经媒体,是集公司理财和政府理财于一体的综合性理财传媒旗舰。《新理财》杂志创刊于2003年,通过专业信息采集,第一时间权威发布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报道国内外财经热点及财税改革最新趋势,汇聚独家原创财经评论,为政府和公司财富管理者提供强大理论支撑与实践分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