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目标》)。这一《规划目标》的提出,形成了未来我国各地方政府制定当地发展目标的根本依据,也是政府开展指导具体工作落实的思想纲领,指明了地方政府未来五年的基建投资规划工作方向。

 

图片1.png

 

01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在进一步扩充内循环的战略下,《规划目标》提出了:“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与“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安全高效、智能绿色、互联互通”的要求相比,“十四五”规划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体系的相辅相成。

 

未来五年,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在实施路径上变化巨大,“十四五”规划开始强调“统筹推进”——既要求基础设施必须系统布局、形成体系;又要求提升运营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

 

《规划目标》中强调,地方政府需要在“统筹推进”上多下功夫,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发力:一是行业整合,加大公共服务类项目的一体化推进力度。如市(县)域的供排水、垃圾处理、公交一体化项目的推进;二是促使融资平台转型为基础设施投资公益性平台,统筹进行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建设施工与精细化运营管理;三是统筹地方可用资本,在防范债务风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投资的功能,,整合地方国有资产、社会资本和企业,实现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02强化基建与产业的关联

 

基建投资既是为了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更是为了服务产业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新基建”,希望通过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来带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发展。

 

在地方政府在投资基建项目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基建投资带动的需求与当地产业布局的关联性,通过强化基础建设的定向投资,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比如,以农林渔牧为主要产业的地方,可加大农业现代化、冷链物流方面的产业投资;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地方,可加强物流建设、以及上下游产业的基建项目建设;以商贸物流为支撑的地方,可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业的建设投入,吸引更多人口的流入;以高新技术为主要产业的地方,加大对应领域的新基建投资,推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

 

03通过基建拓展投资空间

 

在国际环境复杂变化的大背景下,保持经济的稳定对我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规划目标》中特别提出,“要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要求,需要地方政府“查缺补漏”。通过基建拓展投资空间,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加快短板补齐,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产业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此外,地方政府既要实现经济逆周期基建投资对地方经济的“托底”作用;又要坚持基础设施的公益性——减少居民生活水平差异、缩小城乡二元的历史遗留问题。

 

1605059801396767.png

 

04以基建促进经济内循环

 

在打造“双循环”战略框架下,加大内循环的发展力度是“十四五”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大力发挥基建构建国内统一市场、加快要素流动等方面的总要作用。未来,地方的物流类基础设施、城乡土地增减挂钩、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内循环类基础设施将得到新一轮发展;培育文旅、养老康养、商业等消费类基础设施也是一个重点方向。

 

未来五年是我国从发展中国家向初等发达国家迈进的关键五年,也是内循环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五年。地方政府要做到在发展目标往“高”看,同时把具体工作“实”落,切实实现“十四五”的发展目标。

 

(本文为中国政信研究院基建行业专家观点,由中国政信研究院独家授权整理并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