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立:国家治理中的政信能力建设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

 

我要在讲话主题“国家治理中的政信能力建设”后面加一个副标题——“打赢美中贸易战与政信能力建设”。7月6日美中贸易战正式打响,在此之前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同志带队同美方代表谈判。据披露消息,经过协商双方不再打贸易战,形成共识。最后美国撕毁协议,还是要打贸易战。

 

贸易战打响之后,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呢?一定要把中美贸易战作为国家大事来进行研究,为国家提出好的建议。

 

中美贸易战的本质是美国认为对付中国是其主要任务。所谓的贸易逆差,不过是个由头,中美贸易逆差是由中美之间各自在世界经济体系的经济功能定位所决定的。

 

首先,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根本原因在于其国内问题,而不是国际的问题。美国的储蓄率非常低,有些年储蓄是负的,必须通过进口才能满足消费的需要。

 

另外,美元作为储蓄货币,67%是在美国之外流通。美元要走出国门,必须通过贸易赤字,把货币发出去,发出去之后还要回流到美国。通过贸易顺差拿了很多美元的国家,当然希望美元保持坚挺的地位,这是一种经济规律。别的国家想搞赤字,想搞贸易逆差,想把自己的货币打造成为全世界的储蓄货币,没有这个资格,只有美国有资格,所以它是一种经济规律。特朗普拿贸易来说事,目的不在于此,目的在于取消中国的发展权,否认中国的发展权,打乱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另外,从国内来看,现在一年投入三四千亿美元搞研发,占GDP的2.9%,我们申请专利连续多年超过美国,国际专利的数量跟美国的数量正在缩短。所以我们在自主创新能力上,在不断提高。现在怎么应对,怎么能够打赢这场贸易战呢?这是全国人民都应该高度关心的问题,因为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利益,关系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果怎么能够保留下来,巩固下来,政府在这里起着核心的作用。政信能力的建设关乎我们能不能打赢这场贸易战。现在的问题不在于国外,而在于国内。

 

2017年中国GDP的总量是13.2万亿美元,美国是19.3万亿美元。其中中国一二产业比美国多了3万亿美元,第三产业比美国少了6.7万亿美元。所以,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产业发展最大的增长空间在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里像交通运输、商务、餐饮、电子商务的规模都已经超过美国,主要是公共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跟美国的差距比较大。比如说美国有300万个律师、300万会计师、300万审计师,将近1000万人,这是市场中介组织,在维护着市场的稳定、市场的公正。比如说美国的房地产业有一种机构,中国没有,那就是“房产质量评价鉴定公司”,房屋买卖时,要请这个公司做质量评价,看结构上有没有问题,是否漏雨,有无隐患,由公司进行评价,评价后签字完之后进行交易。中国现在还没有这个行当。

 

所以,下一步中国发展公共服务业,应该成为经济增长的重点。这就需要通过政府的作用,包括通过PPP模式,把原来政府承担的事,放到民间来做,让企业来做。美国人均医疗卫生支出水平是中国的22倍;美国人均教育费用的支出是中国人均的10倍。那么下一步,我们要发展医疗事业,发展教育事业。如果光靠政府来投资,是不行的,也没有能力,应当放手让民间投资办学、办医院,政府制定标准、进行监管,把这个做好就可以了。另外,公益性事业政府要给予优惠政策,土地少收点钱,这样的话公共服务就搞起来了。

 

我们跟美国最大的差距差在公共服务、生产性服务业,这两个产业发展空间在6.7万亿美元。所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我们要保持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最大潜力就是要把公共服务业、生产型服务业发展起来,朝这个方向使劲。

 

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体现在政信能力的建设上。美国人打贸易战,不是主要目的。最近一个美国智库的研究报告讲美国发动贸易战的目的:第一是美元全球储备计划;第二是军事;第三盟友;第四贸易。可见,美国发动贸易战的目的在于维护美元的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为了维护这个地位,美国很可能去搞垮对手的金融体系,对此我们必须要高度警惕。

 

现在国内的问题是地方债比较多,实际上政府债不是很多,主要是国企、央企债高。最近一二十年国有企业发展比较快,主要是靠银行信贷,没有补充资本金。企业资产增加了,资本金的比例小了,所以负债率就高了。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就要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来解决,不要再去搞债转股。

 

特别是近20年,政府、国企、央企形成一大批优良资产,把这些优良资产拿进来进行证券化,拿来偿还本息。企业资本金提高了,运营风险下降了。同时通过市场评价体系督促国有企业加强经营。资产证券化能把老百姓的资金流动性吸收到企业的资本上,变成投资。资产证券化应当抓紧做,之后企业才能够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所带来的各种冲击。

 

总之,应对中美贸易战,需要加强政信能力建设。